《一分鐘譯者摘要》

 

其實早在半年前,《經濟學人》早就提出中國經濟面臨到危機有兩個原因,分別是(1)地方政府龐大的貸款,與(2)房地產的泡沫化。這個危機的不是短期內就發生,而是長期的。今年年底中國領導班子交接,預計經濟會安穩渡過,不過未來面臨經濟泡沫的衝擊,估計是避免不了的。

 

中國地方政府龐大的「貸款」,是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的火車頭,也是造成經濟不安定的因素之一。地方政府透過成立空殼公司向銀行貸款,大量的借款用來從事基礎建設。如果貸款額度適當,將能穩穩地幫助經濟成長。問題是,過度地貸款已經超過地方政府可以償還的能力了,不過對地方政府來說沒有差別,因為是用「空殼公司」的名義進行貸款,到時還不了錢的時候就宣布該公司破產,不影響的到各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。在人性貪婪的前題下,傾向於相信大部分的貸款是還不出來的,也意味著龐大的呆帳將由「國家政策性銀行」擔起大部份的責任。

 

「房地產市場」所牽連的經濟層面更廣,包含金屬、水泥等工業,在中國政府打壓房市的政策下,會不會加速泡沫化的速度?即使有75%的房貸是屬於抵押壓型房貸,但是不能保證這樣就是安全的。如果抵押品(房子本身)是不良品的話,只要經濟表現不好,就很可能變成呆帳。殊不知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是始於抵押型房貸嗎?

 

目前中國銀行利率上漲,加上貸款也緩慢成長,顯示經濟緊縮已經來臨。中國的經濟若面臨危機,將對周邊國家造成衝擊。衷心希望能夠減小危機造成的傷害。

 


 

問題持續在升高,銀行的高利率是個假象。

 

中國的銀行乍看之下體質是很健康的。中國前七大銀行已經公布今年第一季的稅前盈餘,比起去年同期成長了16%。不良貸款的比例還是維持低檔,僅占銀行貸款總額的1%。但是,暴風雨來襲前的危險能量正在醞釀。

 

中國銀行有兩項大難題:地方政府的負債情況不良,加上房貸問題正在發酵。在過去幾年來,中國地方政府「瘋狂地」從事基礎建設,透過表外融資的手法來籌錢,並成立「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(local-government financing vehicles, LGFVs [注1])」,用以規避地方政府貸款的限制。中國的監管單位說,這些融資工具(也就是地方政府成立的空殼公司)的貸款總額,至去年九月底的估計是1.4兆美金(約等於台幣42兆 [注2])。私人的研究機構估計的數字更高,並認為有20~30%是屬於不良債務。

 

[注1] 這裡所謂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,其實就是中國地方政府想要透過快速地提升GDP來張顯政績,而大量向銀行借錢來蓋基礎建設時所使用的「工具」。因為中國監管單位有限制借貸的上限,為了規避此一法令,地方政府設立一個空殼公司,也就是「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(LGFVs)」來向銀行借錢。這裡的工具(vehicle)指的就是空殼公司,它僅僅只是個「借錢」的工具而已。

 

[注2] 台幣42兆到底是多大的一筆數字呢?這數字已經大到讓譯者沒有慨念了,讓我們拿來跟台灣一整年的國家總預算來比較,就可以「想像」42兆台幣到底有多大。根據主計處的資料,民國100的國家總預算(包含追加預算),大約是1.85兆台幣。也就是說,根據中國監管單位的估計,地方政府的空殼公司(LGFVs)總負債,於去年9月的統計是42兆台幣,相當於台灣22年的國家總預算。經過這樣一比較,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情:(1)中國地方政府的負債龐大 (2)台灣的規模相較於中國真的太小了。

 

中國政府正試圖拆除這顆炸彈。有一個實驗就是以「發行地方債券」來代替「向銀行借款」。此外,中國官方也在今年3月份下達指示,要求銀行能夠給與空殼公司「以新債還舊債」的機會,並希望經濟成長能夠解決該難題。另一個喘口氣的方法就是把這些貸款,通通轉移到如中國開發銀行(CDB)等「政策性銀行」的身上 [注3]。這些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現在真的是在艱苦時刻。來自於地方政府的空殼機構,約有0.5兆人民幣(800億美金)的貸款,去年從一般的商業銀行,被轉移到中國開發銀行的帳冊上。

 

[注3] 詳見右圖,中國的「政策性銀行」吸收了地方政府的空殼機構的貸款,其比例占國內總貸款的40%。如果中國經濟持續成長,地方政府只要還得出利息就不會有問題。最壞的情況下是變成巨額呆帳,不過由於把風險集中在國家政策性銀行,將能把風險集中,由政府獨自承受最大風險。當然,最後還是交由人民買單。

 

另一項頭痛的難題就是房地產市場,目前正經歷政府打壓房市的階段。因為房地產涉及到許多經濟層面,有些人擔心房市裡頭的不良貸款所涉及的影響,將更甚於地方政府的貸款。一位來自名叫艾聯思-史丹佛(AllianceBerstein)投資銀行的分析師麥克‧沃納,以輕鬆的態度指出,官方的數據顯示有75%的房地產貸款是屬於抵押型房貸,相比起來,製造業只有38%的貸款具有抵押品、而公營事業只有24%。好吧,只有在這些抵押品是優良的情況下,才具有擔保作用。但事實上可能不是。

 

惠普評信(Fitch)在中國的金融機構主管,朱夏蓮(Charlene Chu),認為中國官方的統計資料都必須要小心的處理(存在不真實的可能)。她認為有兩個因素掩蓋了不良債務的水準:一個是「以新債還舊債」的做法;另一個是當要借錢的人在貸款發生問題時,轉向蓬勃發展的影子銀行(shadow-banking [注4])求助。銀行也面臨存款外流的難題,許多存戶將自己的戶頭從「一般帳戶」轉換成「財富管理帳戶」, 減少了中國銀行的存款基數,在存款準備率維持不變的情況下,將降低了銀行放貸的能力。為了抵抗存款外流,銀行還必須用高利率來吸引存戶。

 

[注4] 影子銀行系統(shadow-banking system)不是我們認知習慣上的「地下錢莊」,而是像避險基金、或是特殊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系統,因為缺乏法規規範,猶如在影子一般不透明,所以稱為影子銀行系統。

 

中國的銀行體系是新興市場裡頭資本最薄弱的一個(權益與資產的比例為6%)。朱夏蓮女士計算,如果銀行系統裡頭,再接下來的兩年有十分之一的未償還信貸跳票,銀行系統將損失全部的利潤,以及有39%銀行產業的股票市值會蒸發。如果「不良貸款」是不可靠的指標,流動性的數據不失為一個好的危險警示燈。由於市場利率的攀升、加上貸款的緩慢成長,她主張中國「市場緊縮」已經開始了。銀行的數字並沒有馬上顯現徵兆,但是中國在後金融危機的信貸蓬勃發展,其副作用已經來臨了。

 

 

 

關於中國、經濟與社會

〉〉中國經濟榮景的弔詭

〉〉中國的經濟到底強韌到什麼地步?

〉〉中國:性、監控、與「人民色情」(People’s Porn)的崛起

更詳細的圖文內容〉〉幣圖誌

 

 

原文來源:來源

更多經濟學人編譯資料〉〉經濟學人 in womany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