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電視台到新媒體,路怡珍(小路)在即將登場的女人迷第七屆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中擔任單場主持人,將與美光北亞區人才招募處長 Milan 對談,談女力、談共融、更談領導力。我們也藉由這次專訪,聽小路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,以及面對媒體趨勢的變與不變。

小路踩著從容的步伐、梳著俐落的高馬尾走進採訪空間,在現場準備的時間,小路仍抓緊時間看訪綱,再一次確認稍後預計討論的內容。採訪過程中,小路對訪題掌握精準,時時回溯訪綱裡的重點和前面談過的話題,卻又同時讓我們深深被他所分享的故事吸引,讓我們對於一位經驗豐富的主持人抓準議題及目光的能力驚嘆不已。

賓主盡歡,是身為一名主持人最核心的關注重點

經驗豐富的小路,無論是與重量級講者對談,或者應對英語、跨國的主持現場都泰然自若。我們很好奇,小路怎麼看待自己的職涯——從電視台、現場主持再到新媒體的轉換?

小路認真回想,很坦誠地分享:「其實職涯中所有的變化都不是我主動的『轉換』。對我來說,不論是在新聞台、現場或新媒體,媒介雖然不同,但我一直把自己當作資訊的橋樑。」無論是哪一種媒介或平台,小路看的是觀眾,抓準的是議題,調動自己專業能力,抓住觀眾的目光,將資訊以最適當的方式推播出去。「重點可能是商品、是品牌,或是節目,而不是我『自己』的個人特色」。小路說,賓主盡歡,是她做主持人的核心理念。

經歷新舊媒介的轉換,雖並非完全主動為之,卻也帶來每一次的華麗蛻變,然而面對「轉變」,總會讓人不免擔憂——我們忍不住想問小路,如果有人對於現階段的生活不夠滿意,什麼時候是合適的轉換跑道時機,又如何跳出原有的環境?小路則是建議,如果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環境還有調整空間,就探索自己真正的興趣,抓住核心競爭力,如此便能從容因應環境的各種變化。

作為經驗豐富的主持人,小路經歷過許多大場面,挑戰多語言的主持現場,或者訪問重量級的講者。我們問小路「現在還會緊張嗎?」,「當然會啊!」小路笑著回答,但回憶起來眼裡有光:

「我到現在還是會緊張,但緊張是好的,緊張表示你在乎。所以不要急於消除緊張,而是要學習與緊繃的情緒共存。越是緊張,就越是需要充足的準備。」

小路談起他最緊張的一次,是要飛到北京採訪 Google 的全球營運 CEO。「作為代表台灣的媒體,我一定要表現到最好。」懷著這樣的信念,他在半年內將所有找得到的受訪者訪談素材全部看得滾瓜爛熟,最後成功給出漂亮的提問。

面對超高壓力,小路選擇訓練自己在緊張中持續準備。「準備」,包括事前的各種模擬和預想。「我在打高爾夫的時候學習到,好的選手會在揮竿之前先模擬各種球路和可能性。我現在也會在訪談之前,先把採訪畫面、彼此的姿態、說話的語氣、可能的反應都模擬一遍。」小路讓我們看見,經驗豐富的從業者鍛鍊的並不是情緒上的波瀾不興,而是有能力與情緒共存,設想各種可能的情境,做出最充足的準備。

所有事情,都不會真的從零開始:所有的經驗都是你的實力

從電視台走到現場,再到挑戰新媒體,小路一直都以靈活的心態來因應環境。現在與浩爾合作的 Podcast 節目《全球串連早安新聞》,就是因應環境變化「玩」出來的成果。疫情期間,clubhouse 竄起,許多人在新平台上聊議題、聊心情、交換意見。受到疫情影響的工作銳減的小路,決心用自己的專業參與這場盛事,因此,就從每日的新聞分享開始。

小路結合自己新聞資訊的專長,選擇「用聲音陪伴觀眾的快樂或失敗」,回想起那段時光,小路分享,最熱鬧的時候,小路的 clubhouse 同一時間有 3000 至 4000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。然而,即便在 clubhouse 最受到網友歡迎的時期,小路就意識到不能依賴單一平台——這是屬於媒體人的敏感度,也是經歷過新舊媒體交替的他,理解媒體的趨勢,是順應、是機會、是挑戰,卻也是需要更靈活且更開放的心態,去面對潮起潮落。

因此,小路將頻道轉換成可持續性的節目,至今《全球串連早安新聞》仍同步在 clubhouse 和 Podcast 上進行。我問小路,現在 clubhouse 儼然逐漸退燒,為什麼還願意花時間心力經營這個平台?對小路而言,他珍惜的是來自各地的聽眾可以即時地發表意見、交換想法。於是我們發現,對人的興趣和關注貫徹了小路的職涯,是他所抓住的、自己最感興趣的事;同時小路也掌握每一個平台的特點、並且放大優勢,是他掌握趨勢的關鍵。

至今,他仍同時經營好幾個新媒體平台,雖然辛苦,卻可以將資訊傳遞給不同的受眾。「比方說,臉書真的是一個很不方便使用的平台,但它的直播卻是很多海外華人用來接收資訊的管道,因此還是值得嘗試的媒介。」想要接觸不同受眾,就需要積極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。

問及小路,覺得轉換不同新媒體最大的挑戰是什麼。小路認真地給出答案:「是聲音。做內容的人一定會很注意觀眾如何接收你的訊息,但我後來發現,照片可以有濾鏡,聲音不能,你最真實的表現和感受其實會保留在聲音裡。」說這話時,小路的聲音比平常再低沉溫柔一些些,讓我們感覺到省思的力量和誠意。

面對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,小路從不認為一切是「從零開始」,因為所有的經驗都有意義,所有的「歸零」都不是真的歸零。小路建議,面對新的工作型態,可以抓住核心通用的技能和概念,然後再針對新環境的特性作出調整。他笑稱,適應新媒體就像學英文,「Live and Breath,先把自己丟進那個環境裡,觀察別人的工作模式,學習好的範例,然後試試看挑戰自己。」

共融領導,先從敢於承認自己脆弱開始

小路身體力行,把自己從電視台丟進新媒體,感受到不同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模式。「比方說,在 2016 到 2017 年,我開始做新媒體。我從電視台回來,還帶著播報新聞時的妝,然後看到直播場地散落一地的稿子、各種電線跟字卡。那一刻我真的覺得,哇,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真的差異很大。」大至內容方向、小至上鏡妝容,小路都從學習中調整、從細節處做起,持續接受各種建議,優化產出內容。

小路認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彼此之間不是零和,而是在這個分眾的時代,不同受眾各自生活的一部分。誠如他的職涯期間經歷轉播了兩場台灣總統大選、兩場美國總統大選,像今年初的總統大選,就是以 YT 直播(沙發開票直播)的方式進行。小路回憶,第一次參與轉播總統大選,整個電視台直播間嚴陣以待。「我感覺自己像鬼魂一樣在主播台和化妝間飄過」小路笑稱,因為知道他壓力很大,同事們當天都特別照顧他。

在 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,小路有意識地選擇「沙發開票」,希望以一種更生活化的形式,把政治帶進觀眾生活。「我們是陪伴觀眾,而不是告知觀眾。」縱使有別於電視台的龐大團隊,但小路也體現出受過傳統媒體帶來的良好訓練,讓他將專業和分工的技能都內化到設計節目的思維中。看似輕鬆從容,其實需要更精準的設計和對議題的把握。

「在電視台的時候,分工非常細,每一個人負責一個部分,然後做到最好。」這樣嚴謹的團隊合作,讓小路在進入新媒體時,可以將一整塊的工作項目細分成很多的小項目,順利找到適合的人、用精準的話語對接和溝通。小路分享,連沙發開票直播桌子上擺放的零食,如此細節的部分,都是工作團隊仔細考慮過的選擇。每一個步驟都不是虛度,每一次成功也絕非偶然。

「從 30 人小組到 3 個人團隊,其實兩次直播是同樣重要且具有意義的,也同樣是我職涯的里程碑。」

無論是團隊人數多寡,團隊合作都是新聞產製、資訊傳播重要的一環。小路也分享了他對職場共融和領導力的看法。「沒有人可以全能,作為一個領導者,最重要是找到優秀的人才,把他們安放在適合的位置上。」小路說,自己從看到今年 GWIS 對談題目是共融領導力之後,便一直思考為什麼需要共融、以及什麼是這世代所需的共融領導力。

小路在採訪現場非常真誠地跟我們分享核心概念:「不要懼怕任何人的脆弱,包括自己的脆弱。現在已經不適用舊領導方式、一個人扛起一切那種,領導者要做的是提供一個平台,提供給整個團隊可以自由發揮的安全感。」

說到底,共融是接納不同、是勇於多元,讓事情不只一種處理方式、也讓團隊合作有更豐富的可能。小路選擇對自己誠實,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的能與不能,沒有領導者的架子,也不必掩飾和假裝,於是整個團隊都能在這裡找到自由、找到自己發揮的空間和被需要的理由。如此的領導力,最大程度地張開雙臂迎接團隊的各種可能,也種下領導力和團隊合作足以永續發展、發芽茁壯的種子。